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不過現代人忙碌,許多人早上常常來不及吃早餐!根據調查顯示,台灣人吃早餐的習慣不佳,不僅沒有時間吃早餐外,早餐中高熱量、高脂肪的餐點,造成國人蛋白質和纖維質攝取不足,調查中指出,台灣人早餐的脂肪攝取量達25%,高於其他亞太區國家達21%,是早餐吃得「最油膩」的國家。
全球營養品機構今(17日)公布「亞太區健康早餐大調查」發現,台灣人早餐習慣停滯不前,且近5成國人不清楚早餐重要性,居亞太區倒數第2名,而沒有天天吃早餐的比例也高達24%,相較於10年的調查,台灣人的早餐習慣「完全沒有改善」。
即便有吃早餐,但竟有高達7成的早餐沒有攝取蛋白質,而8成早餐沒有攝取蔬果,脂肪的攝取量比例更是亞洲之最,且有35%的受訪者是在通勤時,或是到辦公室才吃早餐,顯然台灣人早餐吃錯內容和吃錯時間的比例偏高。
而原因歸咎於台灣人工時數是全球第6名,「沒時間」是導致台灣人不吃早餐或吃錯早餐的主因之一,營養專家陳振宇博士指出,人體經過一夜休眠,與前一餐間隔時間多已超過8小時,起床後身體血糖濃度不足,容易讓人出現疲倦、精神不集中等情況,此時身體極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纖維質及碳水化合物,以提升代謝、促進腸胃蠕動,也是一整天精神的來源。
牙周病是因黏附在牙齒表面上的牙菌斑細菌產生毒素引發牙肉發炎並進而造成支持組織破壞的疾病。早期牙肉會變紅、變腫,容易流血,稱為牙齦炎,此時牙周還可因刷牙及使用牙線而恢復健康。等到嚴重的牙周炎發生時,牙肉及骨頭可能已受到嚴重的傷害,牙齒可能鬆動、脫落或必須拔牙。事實上,四分之三以上的成人口內有不等程度的牙周疾病。早期牙周病常常是無痛的,所以定期檢查並時常注意自己是否有牙周病的跡象是很重要的。假如你警覺到自己有以下癥兆時,你應該考慮請牙醫師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已患有牙周病。刷牙時牙齦流血。牙肉紅、腫、痛。牙肉萎縮。持續口臭。牙齦化膿。牙齒鬆動。咬合改變。活動假牙不密合。
而吃早餐的最佳黃金時間點在「起床後的一小時左右」,補充含有「優質蛋白質」、「纖維素」、「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早餐,再以一杯茶飲提振精神,控制食慾,且戒除午餐前不健康的零食或是高熱量的三合一牙周病治療方式咖啡,「吃牙周病治療方式對早餐」能讓民眾可以更有活力迎接一整天的開始。
更多 TVBS 報導 別再誤會雞蛋了!每天吃「可降膽固醇」還能增強記憶力 營養午餐「焗烤龍蝦」77元就吃得到 網驚:想轉學 別再節食了!想瘦身 喝「冷水」效果更牙周病治療顯著
牙齦流血怎麼辦? 健康的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牙齦流血往往由牙菌斑所造成,而牙菌斑是持續在牙齒周圍、表面和牙縫堆積而形成的細菌黏性薄膜。若沒有去除牙菌斑,可能會造成牙齦炎而導致刷牙流血的情況發生。然而,仍有許多其他可能造成牙齦流血的成因。這些成因包括了過度刷牙或刷牙太用力、新牙刷或牙線使用習慣,以及某些藥物。同時,採用不同於往的口腔衛生習慣,以下是幾個簡單的步驟,幫助去除牙菌斑,減少牙齦流血之發生率:使用含重碳酸鈉低研磨配方的牙膏,配合正確刷牙習慣,每天刷牙兩次,每次至少兩分鐘。使用具有小刷頭與軟質圓頭刷毛的手動或電動牙刷,要特別注意牙齦線。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將牙菌斑從難以觸及的區域 (例如牙縫) 去除。使用漱口水,提供日常牙齦防護。定期向牙醫師就診,因為牙醫師可能在您發生任何徵兆前,發現牙齦相關問題。如果發生牙齦流血,請立即提出來,那麼牙醫師就可以在情況變得更嚴重之前,協助進行處置。